慢性胃炎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慢性胃炎 >
李盛青医生详解慢性胃炎的“虚实夹杂”证型
发布时间: 2025-07-03    浏览量:0     来源: 宏韵中医消化脾胃科

 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,中医理论认为其病机多与脾胃虚弱、饮食不节、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。在中医诊断中,慢性胃炎常常呈现“虚实夹杂”的证型。李盛青医生将为您解析慢性胃炎“虚实夹杂”的证型特点。

  首先,“虚”主要指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。慢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,导致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,从而引起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。

  而“实”则多指饮食不节、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的病理产物,如食积、痰湿、血瘀等。慢性胃炎患者常见胃脘胀满、反酸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饮食不节、情志不畅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产生病理产物,加重病情。

  李盛青医生指出,慢性胃炎的“虚实夹杂”证型具有以下特点:

  症状多样。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虚证和实证的症状,如胃脘隐痛、食欲不振、胃脘胀满、反酸等。

  病程较长。慢性胃炎“虚实夹杂”的证型往往病程较长,病情反复。

  治疗难度较大。由于“虚实夹杂”的复杂性,慢性胃炎的治疗难度较大,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。

  针对慢性胃炎“虚实夹杂”的证型,李盛青医生建议采用中医的综合治疗方法。首先,要健脾益气,增强脾胃功能。其次,要行气化湿,消除病理产物。最后,要调和气血,改善胃黏膜的修复能力。

  总之,慢性胃炎的“虚实夹杂”证型是中医诊断中的常见证型,具有症状多样、病程较长、治疗难度较大等特点。中医通过健脾益气、行气化湿、调和气血等方法,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胃炎,缓解症状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Latest article

最新文章

联系我们

宏韵中医门诊部(广州)有限公司

预约挂号:19157416729

投诉电话:020-62875360

门诊时间:(8:00-18:00)

广州消化脾胃科中医专家【广州宏韵中医门诊部】

广州消化脾胃科中医专家【广州宏韵中医门诊部】 广州消化脾胃科中医专家【广州宏韵中医门诊部】